公司两位博士生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上发表原创成果
作者: 时间:2020-09-16 浏览:
近日,公司2014级博士生董妍(导师孟令奎教授)、2017级博士生李林泽(导师李建松教授)分别作为第二、第三作者与合作者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JAMA Network Open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Timing of Spring Onset and Asthma Hospitalization in Maryland”的研究成果(第一作者为两位博士生的联合培养导师)。该研究借助遥感物候观测首次对植被春季物候变化与哮喘住院风险进行关联分析,揭示了它们之间显著相关的关系,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植被生长规律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这一涉及遥感、健康、植被、气象等学科交叉的创新性工作是董妍、李林泽前后历时四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联合培养和访学期间的主要研究工作。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显著。气候变化带来的诸如高温热浪、森林火灾、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不仅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还在某种程度上威胁人们的健康。全球气候变暖已导致部分植被的物候周期发生变化,地面和遥感观测均证实北半球植被春季物候期(如萌芽期和开花期)普遍提前。春季物候变化会直接影响植被花粉的产生和释放,进一步可能会对花粉过敏性疾病患者造成影响,加重患者症状,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评估这种气候驱动的生态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董妍等人对美国马里兰州各县的过敏性哮喘住院数据进行了横断面研究,采用适宜反映区域植被物候特征的遥感物候数据分析、量化春季物候变化(很早、较早、正常、较晚)与哮喘住院风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很早或者较晚的春季物候始期与哮喘住院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当春季物候期很早开始时,哮喘住院人数会增加17%;当春季物候期较晚开始时,哮喘住院人数会增加7%。哮喘住院风险增加很可能因为春季花粉动态的变化,例如,春季物候期变早会导致树木的花粉期延长,而春季物候期变晚会使得植被花期集中,空气中花粉的浓度则急剧增加。
这项研究以宏观视野构建了气候变化、生态系统与人类健康的关联,得益于遥感物候产品的广泛空间覆盖,第一次对这一系列关联进行了定量描述。这既是对遥感产品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创新应用,也是对遥感技术服务于公共卫生事件潜力的探索。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目前尚无治愈方法,需要长期规范化管理和治疗。研究发现春季过敏期的持续变动会对哮喘患者造成伤害,这为公共卫生和医疗领域的相关人员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来制定预防和控制哮喘的有效措施,以减少哮喘继续发作的可能性、减轻哮喘患者的负担。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的直接危害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公共卫生事件不断挑战人类社会的今天,这项研究将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间接影响带入到公众视野中。